引言:资金总量比拼,富人排位赛!
衡量一个城市,其实有模糊地带,除了城市GDP之外,还有一个关键数据就是“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”!
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,可以简称:“资金总量”,是所有单项指标中,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。因为,这个数据其由央行统计,不属于地方生产,因此,其重要性远远超过GDP。
其重要程度,可以用来直接衡量一个城市的基本面和房价走势。一个城市资金总量净流入越多,汇聚的资金就越多,说明大家看好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,愿意到这个城市办企业、安家。
根据《西安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公布: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340.84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9.8%。人民币存款余额23066.85亿元,增长10.1%,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9653.29亿元,增长14.0%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436.65亿元,增长12.8%。人民币贷款余额22264.12亿元,增长12.8%。
目前为止,2019年各省市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”,其中,北方城市之中“资金总量”,北京171062.3亿元、天津31788.78亿元、郑州23356.1亿元、西安23386.07亿元、济南18646.1亿元,青岛17876.3亿元,西安位列第三,郑州与西安只差29.97亿元。
因此,刘晓博在《刘晓博说财经》提到“西安正在跟郑州近身肉搏‘北方资金第三城的地位’”,当然,因为采用的数据来源不同,又变成了郑州比西安多20亿,有一点不清晰。
虽然,GDP实力仅排名全国TOP24,但西安资金总量排名靠前,长期在TOP12-14之间,资金总量位列北方第三OR第四,是毫无争议!
2019年,全国GDP挤水分,西安也在围观,全年GDP9321.19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7.0%。
相比之下,西安情况还算良好,其他省市有点忽冷忽暖,地方政府自爆家丑,纷纷开始“哭穷”,辽宁、内蒙古等此次“挤水分”重点在于财政收入的核减,前者为20%,后者为26%。
根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的结果,将2018年山东省的GDP由初值的76469.7亿元下调为66648.87亿元,下调幅度为9820.83亿元。到2019年,山东省的GDP恢复至71067.5亿元人民币,与修正值相比,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后,同比实际增长5.5%。
此外,还有天津的GDP又再次缩水,全年经济总量为14104亿元,相比2018年下滑将近25%,在所有省级行政单位中独领风骚,当然,即便是“挤水分”,天津仍然是北方第二城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
资金总量,反映一个城市的资金聚集度,因为央企总部大量聚集在北京,资金总量超过上海;因为深交所在深圳,聚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,超过广州也是情理之中。
相比之下,GDP能够反映经济体量的大小,“资金总量”能够反映经济动力强弱,但二者出现了明显的“错位”。例如宁波、无锡、佛山、东莞等地,虽然GDP很强,但在资金聚集度上,明显错位。
因为,GDP数据被反复优化,因此,“资金总量”数据更靠谱一些,一是因为是央行统计,二是因为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,最终能够沉淀下来的客观数据,相对会比较接近经济实力真相。
于是,有人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,难道西安要诞生什么大事么,为什么资金流会与郑州争锋?其实,西安一直如此,只是这几年郑州发展太快!
一直以来中西部城市,都是将最好的学府、教育、医疗、金融、文化资源聚集在省会城市,导致省会首位度极高,尤其是陕西省更是如此。
长期以来,西安经济始终处于西北五省桥头堡,在西部城市之中,也是位列第三城,这就造成了西安对周边的资源聚焦能力,还有辐射能力较强,因此集聚资金的能力也越来越强。
尤其是产业经济进入转型期升级的新阶段,现代服务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,省会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,很多从新疆、内蒙、甘肃、银川等企业家群体、富裕阶层、退休官员逐渐向西安聚集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流向。
官方对于富裕阶层,没有统计数据公布,但在据2018年《胡润财富报告》称:
西安拥有600万资产富裕家庭数量比去年增长4.2%,达16360户;拥有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数量比去年增长4.82%,达7180户;拥有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比去年增长6.67%,达640户;拥有3000万美金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比去年增长8.33%,高达390户。
当然,这个数据只能说明西安情况,如在西北五省经商、从政、高知家庭,还有中产家庭在西安投资状况,根本没有数据可以统计,唯一可以说反映状况的就是,节假日,名校门口各地豪宅车牌。
西安汇聚了陕西全省顶级资源,不仅吸引了西安人,也吸引了西北富裕群体,无论是私立学校,奢侈门店,或是高端住宅,都具有吸引力。
另外一点,我们也看到了,近五年来郑州发展势头很猛,2016、2018年资金总量不仅超越了西安,而且2019年也与西安不相上下。
要知道郑州属于一个国家交通枢纽城市,而且比西安早一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(郑州2017年1月,西安2018年2日),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一步,已经难能可贵。而郑州背靠一亿人口的河南省,托起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绰绰有余。
人口资源不足,是西安发展的瓶颈,因此,西安必须“闯关”。如今,千年之变出现,国家认识到城镇化对“稳增长”、“拉动内需”显著作用,开始力推“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”,因此,这变成了一场各省市人口资源争夺的较量。
2017年之前,西安户籍政策紧锁,属于人口被抢的城市,2015年属于人口负增长,购买90㎡以上户型才能落户;2017年以来,西安挑起“直辖市+省会城市+计划单列市”之间抢人大战。其实,也是看准了国家城镇化战略大转变,抢先动手。但时至今日,这一独到的眼光已经被验证。
尽管从“资金总量”来看,西安极为富裕,长期排名全国TOP12-14。但资金之所以如此聚集,很大程度上是西北制造业没有竞争力,资金必须要到高增长的地方,在政策的影响之下汇聚在西安,却又成为西安楼市高房价的背书。
因此,我们看到西安涉及2万+楼盘已经达到47个,但真的是以西安人消费为主么?真不一定,第一波抄底曲江高新经开的,便是陕北人!
编辑:程成
@2000-2020 西安网 版权所有